2011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在天津成功舉辦,塑造了中國旅游產業的新品牌,展示了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產業和旅游制造業的新成果。在這個難得的舞臺上,河北區以“大氣洋氣、清新靚麗、中西合璧、古今交融”的全新形象驚艷亮相引起了業內矚目。
旅游服務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的外向型產業之一,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文明程度的突出標志,具有關聯度高、帶動性強、市場擴張力大等綜合優勢,因此被譽為當代最理想的無煙產業。作為近代中國重要的歷史舞臺,河北區資源優勢明顯。據統計:目前全區界內可開發使用的歷史文化資源達160多處。
結合這一優勢,我區近年來大力推動文化旅游品牌戰略。2007年在中心城區率先成立了旅游局,2008年編制完成《河北區旅游業發展規劃》。本著政府主導、項目帶動、區域聯合、機制順暢的原則先后打造出“文化名人故居游”、“北洋政要宅邸游”、“愛國教育基地游”、“宗教文化購物游”、“異國風貌建筑游”等一批享譽全國的精品游覽線路,申報通過大悲禪院、意風區、摩天輪等6個國家A級旅游景區,與26家大型旅行社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。截至目前,我區年均接待中外游客突破300萬人次、旅游產業鏈的年產值超過5億元。
今年以來,我區文化旅游部門進一步做大做足“海河”的文章。意大利風情區二和三期、勸業會場、北寧公園、經緯藝術街區等相繼建成或完成提升改造,在彰顯源自河北的天津精神、天津速度的同時,也通過“魅力河北”的旅游形象與風采,為區域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。
網友評論